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  中乙联赛更衣室“符咒风波”:巫术非胜因。

中乙联赛更衣室“符咒风波”:巫术非胜因。

2025-07-04 03:18:00

评论员 李长需

在足球场上,我们经常能见到各种激烈的对抗和精彩的战术运用,但近日,一种别样的“玩法”出现在了比赛场上——当一支队伍踢不过对手时,他们竟然选择下“符”诅咒。

据澎湃新闻报道,北京时间7月2日晚间,中足联官方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指出,长春喜都足球俱乐部在客队休息室放置了封建迷信物品,这一行为受到了通报批评并罚款三万元。事件的起因要追溯到2025年6月28日的一场中国足球乙级联赛比赛。在那场比赛中,长春喜都与陕西崇德荣海的队伍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然而,在亚泰训练基地主体育场举行比赛前夕,长春喜都足球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却在客队休息室放置了封建迷信物品。从网络上流传的图片来看,这些“迷信物品”竟是写有“敕令山西崇德荣海必败”的黄符。不仅如此,之前来到长春喜都主场做客的球队,也曾在更衣室里发现过类似符纸的物品。

一支拥有夺冠实力的队伍,居然在球场上用上了“画符念咒”的手段。这听起来像个荒诞的笑话,但更像一面照妖镜,揭示了中国足球骨子里的顽疾。长春喜都队作为中乙北区第二的强队,明明拥有夺冠的硬实力,为何要采用这种低劣的手段?有分析认为,当该队在连续多轮比赛中未能取得胜利时,管理层在尝试了各种“科学手段”无效后,转而求助于“玄学方案”。这反映出了一种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同时也揭示了中国足球职业化三十年来最致命的缺陷——缺乏系统的过程管理能力。

这种现象并非长春喜都队的“独家操作”。在足球圈内,赛前“做法事”、特定仪式“求好运”的传闻早已私下流传。这次事件只不过是将这些桌子底下的东西公之于众。除了这种公开的“贴符”行为外,还有青训领域的“讲究”。比如某足校在选拔苗子时要看生辰八字,说是要挑“有足球名格”的孩子。这种看似高雅的做法,实际上与长春喜都的黄符一样,都是同一种文化基因的表达——将足球成功归结为某种玄学因素,而非依赖于科学的训练体系。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长春喜都事件实际上反映了两种足球认知体系的碰撞。虽然其他国家如欧洲、拉美、非洲也曾经历过类似的阶段,但他们最终都完成了创造性转化。例如英格兰足球很早就用规则手册封印了巫术的影响,德国足球则通过社区文化消解了功利主义,而巴西人则将巫术仪式转化为更衣室舞蹈等文化活动。然而在我们的足球文化中,还停留在简单粗暴的“贴符”阶段。我们没有真正传承汉代蹴鞠的文化智慧,也没有消化现代足球的精髓。因此,我们始终未能建立起健康、有韧性的竞技文化基因,这才是出现“贴符”现象的主因。

要打破这种文化困境,仅仅嘲笑几张黄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建立足球领域的“祛魅机制”,以科学的心理辅导体系来替代玄学鼓动。同时,我们要重构成功的认知体系,抛弃足球运动的功利主义思维。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培养真正的足球生活方式。当业余联赛能吸引众多爱好者参与,当城市间的足球联赛能激发城市荣誉感时,足球才能摆脱“要么功名要么鬼神”的极端化处境,回归到最本真的快乐与纯粹。

长春喜都的黄符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但它所揭示的文化阴影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顽固。中国足球需要的不是一场针对封建迷信的道德审判,而是一次彻底的文化基因测序与修复。只有当我们建立起健康有韧性的竞技文化基因时,我们才能拥有打败强大对手的底气与能量。